关于厉兵秣马的诗句(秣马厉兵迎鏖战,枕戈待旦再前行出自谁的诗句)
1.“秣马厉兵迎鏖战,枕戈待旦再前行”出自谁的诗句
这不是诗句,而且语义不通,意思重复,只是现在一些企业的动员口号。枕戈待旦字面意思是喂饱马,磨快兵器,准备作战。枕戈待旦是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间警惕敌人,准备作战。全句大意是做好准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随时杀敌。
秣马厉兵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解释:厉,磨的意思,("厉",古同"砺")。兵,兵器;秣:喂养;喂饱马匹,磨快兵器。指准备作战或比赛。也作"厉兵秣马"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枕戈待旦
拼音:[zhěn gē dài dàn]
解释: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厉兵秣马,“欲将血泪寄山河”为何可成千古名句
准备吧自己的血泪寄托在山河之中,为国效力,未果捐躯,甘愿在东山撒一捧土来掩埋自己的尸体。
1133年高宗忽然想起应派人到全国去探视一下徽、钦二帝,顺便打探有无求和的可能。但听说要入虎狼之域,一时朝中无人敢应命。
大臣韩肖胄见状自告奋勇,愿冒险一去。李清照日夜关心国事,闻此十分激动,满腹愁绪顿然化作希望与豪情,便作了一首长诗相赠。
她在序中说:“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弱。
见此大号令,不能妄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当时她是一个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独身寡居的妇道人家,却还这样关心国事。
不用说她在朝中没有地位,就是地社会上也轮不到她来议论这些事啊。但是她站了出来,大声歌颂韩肖胄此举的凛然大义:“原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
她愿以一个民间寡妇的身份临别赠几句话:“闾阎嫠妇亦如,沥血投书干记室”,“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3.厉兵秣马下一句是什么
厉兵秣马,是汉语成语,意思是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没有下一句。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白话文:“郑穆公接到弦高派人送来的报告,赶紧让人到都城北门查看,果然见到杞子的军队个个扎束停当,兵器磨的雪亮,马喂的饱饱的,完全处在临战的状态了。”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励兵秣马:
意思是指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于是啸聚义师,励兵秣马,天戈直指,将以澄清天下也哉?”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厉兵秣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励兵秣马
4.有哪些描写抗日志士的诗句或诗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菩萨蛮 黄鹤楼 1927 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七律二首 送瘟神 1958.07.01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02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蝶恋花 答李淑一 1957.05.11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卜算子 咏梅 1961.12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خ*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
赖以拄其间。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巨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5.关于马的诗句,十个.
关于马的诗句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出塞二首》
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
5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6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徐锡麟《出塞》
7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0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岑参《逢入京使》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李白《送友人》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王维《观猎》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杜甫《登岳阳楼》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 戚继光《马上作》
宝马雕车香满路。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 王维《送别》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 刘彻《天马二首·其一》
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 —— 吴文英《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 —— 何承天《战城南》
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 —— 王闿运《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 刘彻《天马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