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景色古诗句(描写丝绸之路诗句有哪些)

    1.描写“丝绸之路 ”诗句有哪些

    描写“丝绸之路 ”诗句有

    1.《寄刘昉秀才》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丝路萦回细入云,离怀南陌草初薰。

    茂林修竹谁同禊,明月春萝定勒文。

    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

    东风莺友应相望,懊恼孤飞不及群。

    2.《湳牙山》

    年代: 明 作者: 郭登

    险障南来独湳牙,天分夷獠与中华。

    万盘山绕一丝路,百丈峰开千叶花。

    毒雾障烟相映霭,鸟声人语共咿呀。

    停骖每劳征南士,莫听啼猿苦忆家。

    3.《赠别》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艾杼灭浇殪,方召平夷蛮。

    夏书纪少康,小雅咏周宣。

    茂烈盖当代,休声垂亿年。

    君臣今望之,犹若神人然。

    皇天昔降乱,国步多艰辛。

    海宇政摇荡,封疆托大臣。

    召旻歌卒章,三复徒怆神。

    寇攘有厚赏,山林多贱贫。

    小夫矜宠秩,持以傲寒士。

    达人每大观,讵肯屈其志。

    从人畏损名,不从斯逆耳。

    肮脏每不容,委随多狥死。

    孔明佐玄德,君臣称鱼水。

    田祖辅本初,愎谏昧良图。

    蜀成鼎足势,卧龙名益都。

    袁丧官渡师,二臣随见屠。

    女萝依青松,蔹蔓相绵延。

    岁暮饶雪霜,枝干犹萦缠。

    蔓草生毁垣,逢时亦芊芊。

    积雨毁垣坠,茹颖亦以乾。

    婉婉我良友,才具宜佐时。

    果敢无与前,议论有余资。

    功名可立致,要当慎其为。

    吴橘北化橙,良玉贵不缁。

    行矣保令图,怀哉丝路悲。

    4.《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清净慧菩萨》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觉了前前非处难,而今步步到长安。

    个事本来元脱洒,几人到此出颟顸。

    妄亡起灭功成也,应笑风霜旛动刹竿。

    5.《嘉陵驿》

    年代: 唐 作者: 薛能

    尽室可招魂,蛮余出蜀门。雹凉随雨气,江热傍山根。

    蚕月缲丝路,农时碌碡村。干将磨欲尽,无位可酬恩。

    2.有关丝绸之路的古诗

    1、敕勒歌

    斛律金

    北朝(439-534)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3、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4、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古浑。

    6、出塞 (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7、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3.关于丝绸之路的古诗词有哪些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 王之焕

    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 维

    3.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唐王昌龄

    4.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唐 王昌龄

    5. 边城暮丽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凉州词》 唐 张 籍

    6.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唐 王 维

    4.丝绸之路的古诗句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

    天苍苍,野茫茫,[3]

    风吹草低见牛羊。[4]

    【翻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罩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

    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分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5.跟丝绸之路有关的诗句

    《出 塞》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①山。

    羌笛②何须怨杨柳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释:

    ①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②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③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

    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 《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③,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①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②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③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①西见烟尘飞,汉家②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③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①金山:即阿尔泰山。

    ②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

    ③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6.关于丝绸之路的诗

    关于丝绸之路的诗有

    1、《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出塞(其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译文:角弓上的箭迎着强风射了出去,将军在渭城狩猎。野草再枯,也躲不过猎鹰的眼睛,雪融化了,马也奔驰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新丰市,驻马时,已经回到细柳营。凯旋时回头望向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暮云笼罩,原野上静悄悄的。

    5、《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7、《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乡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8、《塞下听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9、《碛中作》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 平沙莽莽绝人烟。

    译文: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渤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7.关于丝绸之路的古诗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 天苍苍,野茫茫,[3] 风吹草低见牛羊。[4] 【翻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罩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 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分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8.关于“丝绸之路”的古诗有哪些

    1.《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2.《凉州词》二首·其二

    唐代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3.《送元二使安西 》

    唐代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4.《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5.《敕勒歌》

    南北朝

    作者:斛律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9.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歌赋

    1、《凉州词·其二》

    唐代: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释义: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2、《塞上听吹笛》

    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释义: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3、《少年行·其一》

    唐代: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释义: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4、《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释义: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5、《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释义: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6、《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释义: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丝绸之路景色古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