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天府之国的古诗句(关于四川成都的古诗)

    1.关于四川成都的古诗

    1、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2、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唐·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唐·杜甫《赠花卿》4、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唐·杜甫《成都府》5、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唐·杜甫《登楼》6、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唐·杜甫《石犀行》7、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唐·岑参《万里桥》8、蜀郡将之远,城南万里桥。唐·田澄《成都为客作》9、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唐·张籍《成都曲》10、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唐·刘禹锡《浪淘沙》11、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

    唐·白居易《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12、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唐·温庭筠《锦城曲》13、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

    唐·高骈《锦城写望》14、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兴堤平。宋·吕大防《万里亭》15、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宋·陆游《成都书事》。

    2.“天府之国”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

    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有利于她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

    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的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时就被称为“天府之国”了。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特产富饶的地方。

    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

    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书。

    关于天府之国的古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