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七律诗句(关于读书的古诗+律诗)
1.关于读书的古诗+律诗
关于读书的古诗
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5、《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2.关于读书的古诗+律诗
关于读书的古诗 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5、《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3.关于读书的五言律诗大全
五言律诗
过故人庄(孟浩然)
送友人(李白)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
春宫怨(杜荀鹤)
孤雁(崔涂)
旅夜书怀(杜甫)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春望(杜甫)
使至塞上(王维)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汉江临眺(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登岳阳楼(杜甫)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
章台夜思(韦庄)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楚江怀古(马戴)
望月怀远(张九龄)
没蕃故人(张藉)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早秋(许浑)
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
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
新年作(刘长卿)
蜀先主庙(刘禹锡)
阙题(刘昚虚)
在狱咏蝉(骆宾王)
天末怀李白(杜甫)
旅宿(杜牧)
留别王维(孟浩然)
早寒有怀(孟浩然)
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终南别业(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月夜忆舍弟(杜甫)
赠孟浩然(李白)
山居秋暝(王维)
酬张少府(王维)
月夜(杜甫)
春宿左省(杜甫)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送李端(卢纶)
除夜有怀(崔涂)
终南山(王维)
北青萝(李商隐)
别房太尉墓(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落花(李商隐)
蝉(李商隐)
凉思(李商隐)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归嵩山作(王维)
过香积寺(王维)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风雨(李商隐)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杜甫)
杂诗·闻道黄龙戍(沈佺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
灞上秋居(马戴)
书边事(张乔)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
送僧归日本(钱起)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
送人东游(温庭筠)
4.关于读书的古诗 律诗
关于读书的古诗 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5、《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6、《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7、《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0、《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二、关于读书的名句: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 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 刘过《书院》) 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 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观书有感》) 1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 1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 韩愈《劝学诗》)。
5.与读书有关的七言律诗
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读书》宋代: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文: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
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4、《和董传留别》宋代: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5、《柏学士茅屋》唐代:杜甫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
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6.关于读书的五言律诗
《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神童》
少小多才学,
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
我有笔如刀。
《杂诗》
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等人。
《随园诗话补遗》
读书不知味,
不如束高阁。
蠹鱼尔何如,
终日食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