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中写和田玉的诗句(关于和田玉的诗句推荐)

    1.关于和田玉的诗句推荐

    屈原曾有赞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在御制《和阗来玉》诗中,乾隆写道:“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

    为了使人形象地了解当时新疆开采山料玉的情景,他还令玉工琢自制了一件碧玉《于阗采玉图》山子(1765年),题诗于背面bai:“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

    苏州工匠利用废玉料琢成的“du桐荫仕女图”,乾隆非常欣赏这件品, 因而在底部阴刻乾隆帝御题文:“和阗贡玉,规其中作椀,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zhi,又完璞玉。御识。”及诗:“dao相材取椀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檐蕉轴庭。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

    2.关于和田玉的诗句推荐

    屈原曾有赞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在御制《和阗玉》诗中,乾隆写道:“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为了使人形象地了解当时新疆开采山料玉的情景,他还令玉工琢制了一件碧玉《于阗采玉图》山子(1765年),题诗于背面:“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

    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苏州工匠利用废玉料琢成的“桐荫仕女图”,乾隆非常欣赏这件品, 因而在底部阴刻乾隆帝御题文:“和阗贡玉,规其中作椀,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又完璞玉。

    御识。”及诗:“相材取椀料,就质琢图形。

    剩水残山境,桐檐蕉轴庭。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

    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

    3.关于和田玉的诗词有哪些

    1.《玉》李峤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2.《咏玉》韦应物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

    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3.《咏玉》朱湾歌玉屡招疑,终朝省复思。

    既哀黄鸟兴,还复白圭诗。请益先求友,将行必择师。

    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4.《琢玉》丁居晦卞玉何时献,初疑尚在荆。

    琢来闻制器,价炫胜连城。虹气冲天白,云浮入信贞。

    佩为廉节德,杯作侈奢名。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

    他山岂无石,宁及此时呈。5.《和阗玉》乾隆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

    和田玉: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蓝田玉、独山玉和岫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传统概念的“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

    “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国境内而被称为“于田玉”。

    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 ,中国宝石学指出软玉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命名为和田玉,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

    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Ca2Mg5(OH)2(Si4O11)2,密度为2.95—3.17。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4.形容玉石的诗句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诗中写和田玉的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