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张掖的古诗句(有关张掖甘州的名言古诗宣传标语有哪些)

    1.有关“张掖甘州”的名言古诗宣传标语有哪些

    有关“张掖甘州”的古诗有:

    1. 《水调歌头 张掖》

    2. 《甘州歌》

    3. 《甘州/八声甘州》

    4.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 甘州区,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位于千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100°6′-100°52′,北纬38°32′甘州区-39°24′之间,南依祁连山,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甘州区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2932-3085小时,境内有4条主要河流和26条季节性河流,河水径流量16.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达9.9亿立方米,2012年耕地68.62万亩。2012年甘州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31亿元,占计划的78.8%,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8.08 亿元,第二产业完成7.6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9.57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6.84亿元,占计划的79.14%,同比增长18.7%。

    2.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张掖市是国家1986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马蹄寺、镇远楼、山西会馆、民勤会馆、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3. 上述古诗全文如下:

    (1)《水调歌头 张掖》

    西海穷桑地,弱水黑河流。颛顼大禹传说,简狄浴玄丘。后羿昆仑求药,周穆瑶池嘉会,老子骑青牛。戎狄乌孙牧,月氏五胡游。 祁连碧,焉支赤,马场悠。剽姚提旅奔袭,张掖化甘州。炀帝巡行盛事,玄奘西游胜迹,万里织丝绸。蓊郁左公柳,戈壁涣汀州。

    (2)《甘州歌》符载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3)《甘州/八声甘州》 刘沆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2.描写张掖丹霞地貌的古代文章或诗句有哪些

    忆丹霞山居(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其二

    倚杖锄茶续陆经,喈喈野鸟傍林听。

    客来共踏花间露,老去徒怜鬓上星。

    未辟入州开幕府,空劳午梦泣新亭。

    曾缘多病觅新药,却热应须瀚海萍。

    其三

    花卸花开逐岁经,松风松雨四时听。

    长闲独赋关山月,小集俄占太史星。

    丹诏一阳瞻凤辇,捷书万里发虢亭。

    孤臣强揾昏朝泪,高要峡边诵野萍。

    扩展资料: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掖丹霞地貌

    3.搜集有关甘州的名言古诗和标准标语不少于十句

    西海穷桑地,弱水黑河流。

    颛顼大禹传说,简狄浴玄丘。

    后羿昆仑求药,周穆瑶池嘉会,老子骑青牛。戎狄乌孙牧,月氏五胡游。

    祁连碧,焉支赤,马场悠。

    剽姚提旅奔袭,张掖化甘州。

    炀帝巡行盛事,玄奘西游胜迹,万里织丝绸。

    蓊郁左公柳,戈壁涣汀州。

    甘州歌

    诗人:符载 朝代:唐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甘州/八声甘州》

    年代: 宋 作者: 刘沆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4.张掖丹霞诗词

    忆丹霞山居 (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其二 倚杖锄茶续陆经,喈喈野鸟傍林听。

    客来共踏花间露,老去徒怜鬓上星。 未辟入州开幕府,空劳午梦泣新亭。

    曾缘多病觅新药,却热应须瀚海萍。 其三 花卸花开逐岁经,松风松雨四时听。

    长闲独赋关山月,小集俄占太史星。 丹诏一阳瞻凤辇,捷书万里发虢亭。

    孤臣强揾昏朝泪,高要峡边诵野萍。 丹 霞 山 记 (明)李充茂 粤自洪朦既降,岳渎同尊。

    其他名山胜概,历世则一,而显晦各异;譬如被褐怀瑾之士,遇合有时,莫不有天者存乎其间耳。 韶郡丹霞山,在仁化治中,绵亘逶迤,方数十里,高数千仞,即余与梓里诸君子今所托迹处也。

    山,下、中、上划而为三。有两关、一峡,险自天设。

    岩则有锦石、天然、篻竹、大明、草悬、水帘、晚秀、海螺诸名称,率皆离奇古怪。或如龙蟠虎蜛于上;或如凤舞蛟腾于前;或如狮面螭形,悬立狰狞于十步之处。

    凸凹不同,吞吐异状。然石室星错,实外虚中,良有俯纳万千之用。

    且中山一带,长松婆娑,修篁掩映,清泉。忆丹霞山居 (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其二 倚杖锄茶续陆经,喈喈野鸟傍林听。

    客来共踏花间露,老去徒怜鬓上星。 未辟入州开幕府,空劳午梦泣新亭。

    曾缘多病觅新药,却热应须瀚海萍。 其三 花卸花开逐岁经,松风松雨四时听。

    长闲独赋关山月,小集俄占太史星。 丹诏一阳瞻凤辇,捷书万里发虢亭。

    孤臣强揾昏朝泪,高要峡边诵野萍。 丹 霞 山 记 (明)李充茂 粤自洪朦既降,岳渎同尊。

    其他名山胜概,历世则一,而显晦各异;譬如被褐怀瑾之士,遇合有时,莫不有天者存乎其间耳。 韶郡丹霞山,在仁化治中,绵亘逶迤,方数十里,高数千仞,即余与梓里诸君子今所托迹处也。

    山,下、中、上划而为三。有两关、一峡,险自天设。

    岩则有锦石、天然、篻竹、大明、草悬、水帘、晚秀、海螺诸名称,率皆离奇古怪。或如龙蟠虎蜛于上;或如凤舞蛟腾于前;或如狮面螭形,悬立狰狞于十步之处。

    凸凹不同,吞吐异状。然石室星错,实外虚中,良有俯纳万千之用。

    且中山一带,长松婆娑,修篁掩映,清泉瀑布,飞玉喷珠,幽赏之胜,令人应接不暇。嗟乎!此山当中原、吴会之墟,何终南、崆峒、姑射、匡庐、天门、姑苏之不逮?乃溯从前,游屐鲜到,赠赋无闻,果太傅灵运罕其人哉?何能铲彩韬光于数千百年之后也! 嗟乎!物之遇合有时,是不能不重忆我先文定伯子矣。

    伯子抚军虔州时,于乙酉仲冬,闻先大夫讣,奔号逾岭,扶榇南徙,抵仁化界上,怆然曰:“兵燹载道,时变靡穷,当早厝吾父于万全。吾自庚岭至此,万山蜿蜒不绝,其可以有深藏者乎?余一家具奉先灵而止于是焉。”

    于是麻履縗杖,日涉百余里,凡云峰峭壁,崒嵂崱历登眺几遍,或守御为难,或樵汲是艰。 一夕,与邑太学生周子长公,文学生刘子望夫、松涛昆玉,名蜿夜话,语及“治南二十里,有丹霞山,生等曾筑精舍数楹,读书其上,第扪崖陟磴,负济胜者,犹难焉。”

    伯子第领之。 明旦,辄以一舴艋邀诸子偕往。

    至则一望辟易,俨有剑阁之险。摄衣而登,约数十丈,便崎岖难犯。

    伯子攀藤拊木以进,手足交致力焉。如是者数,才抵关门。

    关门峭削直上,高亦仅十仞内,而攀缘路绝。伯子竭数倍力,迂回盘折,仅而登假入中山焉。

    稍行,经六祖堂、天然庵,里许,入篻竹岩。得自篻竹岩折行半里许,入石峡。

    峡路不远而羊肠,且棘身难进。伯子委纡而前,若不有其难也。

    峡尽,忽见雄石陟峙,是所谓霞关矣。较前关高无虑十倍,极目天半,意骇心惊,犹幸石稍丰下,尚可受足,伯子俯首约躬,拊石而上,遂克跻焉。

    霞关右出山背,稍可寓目。伯子自左路过云度南行,登大明岩,陟山之巅。

    环望群山罗列,若为丹霞拱护,而突兀,山含岈翕受,终无有出丹霞之右也。复北游草悬岩,西游水帘岩、晚秀岩、海螺岩,已穷日之力矣。

    伯子余勇可贾意津津未倦,盖乐此不为疲乎?此丙戊重九日也。是夕,偕诸子宿中山之六祖堂。

    堂有上人以默跏趺诵经。伯子因有“听经此日当重九,采蕨何人更一双”之句。

    随与诸子谋曰:“是山也,有险足固,有岩足屋,有樵可采,有泉可汲,其亦避世之奥区乎?倘得牛眠之处先人安厝,吾烟霞之癖,快足于是矣。” 乃搜积俸百余金购之。

    而先严佳城,即卜于对岸石云山之阳焉。襄事既竣,伯子入丹霞,剪除荆棘,鸠工重修关门,曰:“此山之键也,以固吾圉耳。”

    而从入之路,石可凿者,凿而梯之;不可凿者,梯之以木,盖升天之无阶而有阶矣。而凡我故旧,风雨飘摇,伯子胥与居处于山中焉。

    嗟呼!丹霞之名,不自今日而始也,乃阒乎无人,寂寞者数千百岁矣。自伯子至止,而人人知有丹霞焉,且人人丹霞是依赖焉。

    是岂不有天者存乎其间哉!顾予所甚悼者,伯子以介行,甘播越之苦,苍梧既驾,赍志旋终,不获久有此山耳。今先后同志来处此者,如际霞包君、两岐贺君、亦若姚君。

    关于张掖的古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