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中庸之辈,只能在喟然长叹中唏嘘度日,颤巍着佝偻躯体抱憾终生,油尽灯枯之时,两行老泪纵横,挥别半世辛酸。
152、要想适性怡情,济人利物,就必须时刻把握这个度,无过无不及,得中庸,即是养生做人。
153、所谓“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礼记·中庸》)。
154、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155、孔子说,这个时候,应表现君子纯正而中庸的德行,践行“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防止邪念,对世人有贡献而不自夸,以德服人。
156、其次,三代相传,只交代一句“允执其中”,便可“天禄永终”,并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57、“做人稳稳重重,讲求中庸之道,明哲保身”是马鸿宾的处世哲学。
158、《礼记·中庸》有‘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的名句。
159、“中庸“源于至圣孔子之讲学,战国时其嫡孙子思编为。
160、“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