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字如何造句

  • “小调”的解释

    小调[xiǎo diào] 小调 小调,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小调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种统称。
    用“小调”造句 第11组

    101、这个动作并不是很熟练,仅仅3、4米的距离跌跌爬爬好半天才算是到了目标范围,这一路上还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哼着哪里的小调

    102、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

    103、此外,它还吸收了*弯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部分戏曲音乐作为补充,生旦净丑都用真嗓演唱。

    104、一天午后,咸丰帝乘着御辇在圆明园漫无目的地游玩,行至一桐荫深处,清风徐来,传来一腔腔娇脆的江南小调

    105、呵呵!谁让你和酒师祖走的这么近,而且那长寿师伯可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收了你这么个小调皮,也算是晚节不保了!呵呵!

    106、沪剧出身于山歌小调,是一种从歌曲发轫、演变而来的戏曲剧种,从“东乡调”、“西乡调”到“本滩”、“申曲”,这些名称都与音乐、歌唱密切相关。

    107、在白族民间,既流传着大量的山歌、小调,也有各种体裁、形式的叙事歌曲。

    108、程漱玉做了一件得意的事,一路上哼着小调,和古剑在天亮前把龙须根送至跑马梁交给残丐,再回到大爷海洗脸卸妆。

    109、??一个月色黯淡的夜晚,我哼着闽南小调,踩出轻松的步韵,悄悄地来到姑娘家。

    110、时隔几年后,在天府另一净土,一位年长者,盘跚在街道的路上,轻轻地迈着步子,口中哼着小调

    用“小调”造句 第12组

    111、第二场汇演共十二个节目,节目类型丰富,祁阳小调、祁剧、曲艺渔鼓、地花鼓、大型歌舞、小品齐上阵,全部都是原创节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12、艾弗哼着小调,挺着将军肚,神气十足地走出法师之塔:“老子以后再也不用看骑士的臭脸了!”。

    113、老板张晓气那阴阳怪气的腔调传来,打断了李天宝的淫词小调

    114、都说贫穷使人犯罪,做个小调查,你们曾经因为没钱而动过歪心思吗?比如饿急眼了想偷人家一包饼干,或者实在没钱了想偷偷拿别人点什么的……

    115、如高音为阳,低音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竹。

    116、在G小调《柔板》中,申雪和赵宏博相依相偎,相随相伴,两人的眼神与动作传递出来的细腻情感,甚至超越了对高难度的技术动作的关注。

    117、我家乡的小调,上不得台盘,怎敢在花魁娘子前献丑?

    118、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

    119、在云阳县巴阳镇阳坪村,刘奇葆听取了“家在社区?六有家园”活动介绍,在村文化室饶有兴致地听村民们用竹琴吹奏乡间小调,为大家的精彩表现鼓掌叫好。

    120、方仁伟说完一转身,一边哼着不知道什么地方的俚曲小调“紧打鼓来慢打锣,停锣住鼓来唱歌,诸般闲言也唱歌,听我唱来十八摸……”。

    用“小调”造句 第13组

    121、哼着小调,撕了刚写好的报失单,然后将他留下的20美元揣进口袋里中饱私禳。

    122、巴陵戏用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演唱,声腔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和杂腔小调

    123、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124、他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欢快的淮剧小调,急盼着雨停。

    125、一路上水色楼阁、老树成林,清清静静的,谢青云哼着小调儿,边走边瞧,倒也悠然。

    126、旱船和花棍舞完了,老人们又唱起了“小调”,什么《孟姜女》、《摘石榴》,有黄梅调,也有苏北小调,只要有人带头领唱,自然而然就有一大帮人跟着唱。

    127、昨天主题日中的“秋季小调”表演,捷克优秀歌手和小提琴家齐纳、吉他手简、来自美国的贝斯手EJ、萨克斯演奏家乔纳森和鼓手克里斯演奏了爵士乐五重奏。

    128、刘清心情舒畅,出了院子走在花园中,折了一根树枝,信步而行,嘴里哼着小调,摘叶四处乱扔,暗道:看你还死不死心。

    129、宴会现场别出心裁地布置为森系田园风格,音乐也精心选配自然轻盈的小调,隐约似有鸟鸣,让现场嘉宾如入爱丽丝的梦幻仙境。

    130、老王哼着小调,撕了刚写好的报失单,然后将陈默留下的十元钱揣进了自己口袋。

    用“小调”造句 第14组

    131、回村子要有十几里路,我爷爷踏着朦胧的月色,哼唱着吕剧小调走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上。

    132、十八摸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调,好像谁都能哼上几句,但到底有谁能唱完,恐怕就很有疑问了。

    133、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134、才不是呢,你知道个啥,统领昔日落魄江湖时,遭到武林宵小调戏,关键时刻,这位姑娘挺身而出,以一敌百,救咱统领于水火之中。

    135、一个骑着毛驴哼着小调的老头从前方慢慢行来,白发苍苍,袒胸露背,衣衫不整,唱到兴起之时手舞足蹈上蹿下跳。

    136、炳炳听到胖师傅用女人腔唱小调,觉得挺滑稽,想笑,又不敢笑。

    137、收工时发伯杵着锄把站在田头欣赏这几天的功劳,开心地哼起小调

    138、好朋友给我们串了一个小调,词曰:“老蔡一大早,拿了菜单,提了菜篮,到菜市场去买小菜!”姓蔡的人,真不好受。

    139、伴着一曲悠远的湘湖小调,一条竹筏在云烟氤氲的层层苇荡中缓缓飘动,身穿蓑衣的老渔翁带着手持鱼篓的小孙女,挥动着手中的渔网,企盼一天的好收成。

    140、道州调子戏产生于明末崇祯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期间经历了小调、对子调、地花鼓、调子戏的发展演变阶段。

    用“小调”造句 第15组

    141、偶尔,老妈还哼几句早年家乡流行的民间小调,但是哼得不是串调就是丢三落四,我便给她纠正。

    142、汉剧的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兼有吹腔、杂曲、小调

    143、山山君还把会的一些曲子和小调,和绮兰一起弹弹唱唱什么的,颇有些高山流水之意。

    144、叶兴甫搂着易红吟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梳洗餐毕,两个长随已带着轿子守候在门外,他今天心情特别的好,边走边哼着小调直到上轿。

    145、那些潜伏在各处高楼上的蛮国武士发出‘嘻嘻哈哈’的怪笑,怪声怪气的唱着白天里刚刚急就章学来的东夷人的牧歌小调,紧跟着夏颉扬长而去。

    146、“小调子作了号召群众的工具,金钱板代替了枯燥无味的演词!”郑光路这样概括川剧、曲艺在抗战时期巨大的宣传作用。

    147、隔壁的吴子云一家三人,被陈逐天这可耻万恶的撸声和小调声所吵醒,两夫妻窃窃私语着。

    148、暗红色的披风在空中摇曳,青年躬着身,低垂着额头,紧了紧怀中的襁褓,嘴里轻柔的哼着小调,静谧的吟唱在空中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149、随着天津民间小调儿的吹打,装扮成年画儿中人物的表演者载歌载舞,向人们展示了春节里孩子们放风筝、跳皮筋儿、抓子儿等各种游戏。

    150、马拉雪橇林中晃,地方小调哼着唱。

    小调

    关于小调的诗句

    关于小调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