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字如何造句

  • “阳历”的解释

    阳历[yáng lì] 阳历 yánglì[solar calendar] 太阳历。以回归年为基准的一种历法,一年的长度为365.24220日
    用“阳历”造句 第6组

    51、 这是因为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不同农历年的天数有时会相差一个月。

    52、 此后的一千多年,人们还不知道“八字”为何物,根本不会想到“阴阳历误差造成命理错位”,自然也不会纠结于立春后正月前这段时间究竟怎么算属相。

    53、 这是彝族文化所保存的河图,彝文名为“付托”,汉语意思为阴阳奇偶“联姻”,表达的是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三历合一的十二月阴阳合历。

    54、 实际上汉历是将阴阳二历的结合,即统一了366天的“岁”与365天的“年”,规定一年为365天,又称“阴阳历”。

    55、 5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年少了10天至12天。

    56、 过了阳历年快到阴历年,该穿棉衣了。

    57、 对此,民俗专家陈连山说,从文化上讲,阳历年的“元旦”没有任何的节日价值。

    58、 一年一度的阳历或阴历除夕之夜,江苏各地的著名梵刹里传递出穿透古今的108响钟声,浸透着诗的韵律,宣示新一年伊始。

    59、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不同农历年的天数有时会相差一个月。

    60、 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

    用“阳历”造句 第7组

    61、 还要注意的是,三千年前用太阴历,可知那时七月即今阴历八月,如今若想观察“七月流火”,要到阳历九月才行。

    62、 中国旧历是一种“阴阳合历”,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是为了与节气相合。

    63、 而春节、夏节和秋节都属于太阴历的范畴,因此,它在阳历的日期不大固定,这会给寒假、暑假、高考和岁末年初的工作带来影响。

    64、 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都存在阳历与阴历并存的情况,甚至连政府公文上也同时有阴阳历。

    65、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

    66、 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

    67、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解释说,这是由于阴阳历转换造成的。

    68、 为了和同样是新年的阴历年相区别,习惯上中国人称之为阳历年。

    69、 我是1934年生人,对会馆何时开张不记得了,只记得他们过阳历年。

    70、 就像2014年元旦出生的,并非属马而是属蛇,商家完全按阳历来推算,是阴阳历不分。

    用“阳历”造句 第8组

    71、 作为一个事实,某些官员的年龄之所以会前后迥异,的确是“无心之失”,其中既有阴阳历的差别,也可能是当年为升学而把年龄写大。

    72、 根据我国农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年少了约11天。

    73、 傣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阳历7月15日至10月15日这3个月,是“关门”时期,农活最忙,佛事活动也最多。

    74、 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没有任何联系,完全是“自成体系”的,属于中国传统历法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

    75、 每到岁末年初,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都喜欢到街上的小书摊上,买一本老黄历,以此了解明年的节气、气候和阴阳历对照的情况。

    阳历

    关于阳历的诗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