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2024年 |
---|---|
汉字 | 䬤 |
读音 |
|
注音 | ㄔㄠˊ|ㄗㄢˋ|ㄗㄨㄛˋ |
部首 | [食] 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0 |
异体字 | 饘 饡 |
字形结构 | 左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扩展A U+4B24 |
其它编码 | 五笔:nwye|nwyv 仓颉:soiv 郑码:xmox 四角:77232 |
笔顺编码 | 513344511534 |
笔顺笔画 | フ一ノ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
英语 (ancient form of 饡) to put the thick soup or broth on top of the rice (same as 饘) thick congee or porridge
䬤【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古文饡字。註詳十九畫。
又《集韻》諸延切,音旃。與饘同。糜也。
饘【卷五】【食部】
糜也。从食亶聲。周謂之饘,宋謂之餬。諸延切
(饘)糜也。米部曰。糜、糝也。糝、以米和羹也。按以米和羹者、鼎實也。故正考父鼎銘曰。饘於是。粥於是。以餬余口。詳䰜部。从𠊊。亶聲。諸延切。十四部。周謂之饘。宋衞謂之𩜾。此五字各本作宋謂之餬四字。今依檀弓音義、初學記正。𩜾者、?之或字。見𩰲部。去虔切。一人妄謂?饘同字。故於此改餰爲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