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亦作“伊雒 ”。指二程理学。参见“伊洛之学 ”。
辞典解释
伊洛 yī luò ㄧ ㄌㄨㄛˋ
伊、洛二水的合称。
《书经.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程颐、程颢的学说。因其曾讲学于伊、洛之间。
《宋史.卷四五九.隐逸传下.刘勉之传》:「时蔡京用事,禁止毌得挟元祐书,自是伊、洛之学不行。」
【伊】:1.用于词语的前面,加强语气或感情色彩:伊始。伊于胡底。伊谁之力?2.姓。3.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中用“伊”专指女性,后来改用“她”。
【洛】:1.洛河,水名,在陕西。2.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古时作“雒”。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