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裁 biécái
[selected] 鉴别裁定优劣,决定取舍(多用作诗歌选本的名称,如清·沈德潜编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等)
区别取舍。现多指诗歌的选本。如清沈德潜有《唐诗别裁》、《明诗别裁》、《五朝诗别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特别的体裁。
如:「词有别裁,与诗不同。」
别出心裁。
清.梁章巨《退庵随笔.卷一七.读子》:「则焦氏之书,亦具有别裁。」
中国古代书目著录有互著和别裁两种方法。
他的画面注重“思有别裁”,把风景、静物、人物融为一体,有一种朦胧之美。
作为文献著录的有力的辅助方法,互著别裁法具有备著述之源流和供检阅之方便价值。
如此“剪截”的理论依据即是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谓的“别裁”,其心理依据是读者对“知人论世”的需求。
第一个把我引到《论语》里面的,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他记得,引入南怀瑾的第一本书《论语别裁》出版后,很多高层领导争相购买。
而在《论语别裁》中,*弯学者南怀瑾则表示:孔子说女子与小人最难办了,对她太爱护了,太好了她就恃宠而骄,搞得你啼笑皆非,动辄得咎。
《清诗别裁集》中录有吴嘉纪《内人生日》一诗:“潦倒丘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
“乱语别裁”:“她后妈生活在真空里吗?周围的看客啊,都是帮凶!”。
于2002年开始阅读南怀谨的《论语别裁》,并开始读《论语》写心得,把在北大开讲当成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