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哀帝时称司隶,东汉复旧称,仍察七郡。魏晋以后沿用,唐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辞典解释
司隶 sī lì ㄙ ㄌㄧˋ
职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以给劳役,捕盗贼。
汉代司隶校尉的简称。参见「司隶校尉」条。
【司】:1.主持;操作;经营:司机。司炉。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司。外交部礼宾司。3.姓。
【隸】:[lì]1.奴隸;奴僕。2.特指奴隸中的一個等級。3.罪人。4.指低賤的人。5.小臣;下臣。6.賤。參見“隸臣”。7.役使。8.指役事。9.差役。10.附屬;隸屬。11.追隨;跟隨。12.漢字字體的一種。即隸書。13.同“
肄”。查閱;考察。14.同“
肄”。研習;研究。15.姓。古有史官隸首。見漢·張衡《西京賦》。[dài]均同“
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