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与节操。
《文选.李密.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树木譬如名节,非素修弗能成。」
名节重泰山,正道是清廉。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慎始勿被蝇头小利所惑慎终勿让正气名节不保。
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师德,腐败止于正气。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