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平险。 2.平坦与险阻。 3.指国运的平顺与艰险。 4.犹言正与偏。 5.谓艰险。 6.指险峻。
辞典解释
夷险 yí xiǎn ㄧˊ ㄒㄧㄢˇ
铲平险阻。
唐.柳宗元〈兴州江运记〉:「公能夷险休劳,以惠万代。」
比喻顺境与逆境。
如:「夷险不测」。
【夷】:1.平坦;平安:化险为夷。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夷弹。夷为平地。3.灭掉;杀尽:夷灭。夷族。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夷。四夷。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夷情。华夷杂处。6.姓。
【险】:1.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险地。险峻。山高水险。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很险。2.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险。无险可守。3.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冒险。保险。脱险。险症。巡堤查险。4.狠毒:阴险。险诈。5.险些:险遭不幸。
* 夷险的读音是:yí xiǎn,夷险的意思:夷险 夷险,汉语词汇。 拼音:yí xiǎn 注音: 释义:1、平险。 2、平坦与险阻。3、指国运的平顺与艰险。4、犹言正与偏。5、谓艰险。6、指险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