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当初吴王能阖闾能听从伍子胥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呢?假若当初越王勾践当初不能采纳范蠡文种的意见,又怎能实现灭吴复国的愿望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比干剖心,子胥鸱夷,非轻犯君以危身,强谏以干名也。
国恨家仇满襟怀,伍子胥可不愿坐以待毙。
伍子胥当然没忘记复仇,阖闾九年,吴军一举攻破楚国郢都,伍子胥掘平王墓鞭尸三百,报了血海深仇。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臣,名员,字子胥,原来是楚国人。
你看它,西子湖畔,武穆志未死,你看它,姑苏城头,子胥恨难平,休道是,国之干城,到头来,一缕英魂秋风冷,江海掩悲声……
现在听到王丕显说起张子胥,想着是法颜大师引荐之人,必定还有些本事,加上确实没人愿意出人,就同意了。
伍子胥方走不远,心下惊颤,感觉不对,连忙跑了回来,但见流水潺潺,只有岸边那女子的一双鞋袜,冷冷清清地摆在那儿,无言地诉说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吴国,太宰喜乘机进馋,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
从伍子胥刺杀吴王、秦将白起大挫赵军,到孙策取卢江、司马懿骗曹爽,调虎离山计在历史战役中屡建奇功,没想到千年后的今天这招依旧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