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忧盛危明的意思 忧盛危明的读音和出处

    • yōu
    • shèng
    • wēi
    • míng
    成语名称:
    忧盛危明
    成语拼音:
    [yōu shèng wēi míng]
    成语解释:
    犹言居安思危。
    成语出处: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成语例句:
    《清史稿·仁宗纪》:“辛亥,诏曰:‘凡我君臣,当以忧盛危明之心,不为苟且便安之计。’”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憂盛危明
    英文翻译:
    In a crisi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忧盛危明”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犹言 居安思危
    更多含义:
    “忧盛危明”强调在兴盛时期保持警惕,防止潜在危机,侧重对强盛状态的警醒,如“居安思危”虽含义相近,但更侧重在安定环境中预见风险,适用范围更广,“未雨绸缪”强调提前准备,侧重行动而非心态,“防患未然”突出在祸患发生前消除隐患,更具针对性,“安不忘危”则直接点明安全时不可放松警惕,与“忧盛危明”相比,后者更突出对“盛”与“明”状态的辩证反思,多用于治国理政或组织管理中,体现长远眼光,而类似词语如“盛极而衰”仅陈述规律,不包含主观的忧患意识。

    “忧盛危明”的单字解释

    】:1.忧愁:忧闷。忧伤。2.使人忧愁的事:忧患。高枕无忧。3.担心;忧虑:杞人忧天。忧国忧民。4.指父母的丧事:丁忧。5.姓。
    】:[shèng]1.兴盛;繁盛:全盛时期。桃花开得很盛。2.强烈;旺盛:年轻气盛。火势很盛。3.盛大;隆重:盛会。盛宴。4.丰富;丰盛:盛馔。5.深厚:盛情。盛意。6.普遍;广泛:盛行。盛传。7.用力大;程度深:盛赞。8.姓。[chéng]1.把东西放在容器里:盛饭。缸里盛满了水。2.容纳:这间屋子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忧盛危明”的近义词

    “忧盛危明”的相关成语

    “忧盛危明”的关联成语

    * 忧盛危明的意思 忧盛危明的成语解释 忧盛危明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