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感应想是佛菩萨慈悲摄受这些已逝的众生,并且赞许记无常簿的修法吧!
当缘摄受智成熟的时候,禅者能清楚地看到他所观照的任何所缘的初、中、后阶段。
秉着触动内心共鸣的使命,愿我们持续的摄受,振奋,启发并感动心灵。
潜心摄受入鼻之香气,或馥郁、或清新、或雅致、或醇厚,可入肺、可入脾、可入心、可入脑……,沉郁其间总能令人沉而忘俗、静而生花。
有些真正的高僧大德为了摄受弟子,断除弟子的某些邪见,偶尔会说一些自己的功德,如我的内证境界是什么什么等。
当然不是,任何众生都在诸佛菩萨的大悲摄受之内,但是能得到多少加持,则需视因缘而定。
复由善根所摄受故,常不远离真善知识,谓诸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
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获得了学位以后,他马上进入城市摄受眷属,但几天之后便还俗,被红尘给吞没了。
上之六德,仅是为师者成就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