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亦作“栖犀”。游息。滞留。漂泊失意。耗散。
辞典解释
栖迟 qī chí ㄑㄧ ㄔˊ
游息。
《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延续。
《淮南子.俶真》:「栖迟至于昆吾夏后之世。」
拙劣。
《三国志.卷七.魏书.臧洪传》:「陈留克创兵之谋,谋计栖迟,丧忠孝之名。」
滞留。
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飘泊失意。
唐.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宋.陆游〈上郑宣抚启〉:「某流落无归,栖迟可叹。」
【栖】:[qī]鸟在树枝或巢中停息。也泛指居住或停留:栖止。两栖。[xī]〔栖栖〕不安定的样子。
【迟】:1.慢:迟缓。事不宜迟。2.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迟到。昨天睡得太迟了。3.姓。
* 栖迟的读音是:qī chí,栖迟的意思:栖迟 栖迟是一个汉字词组,汉语词汇。 拼音:qī chí 释义:1、 游玩休憩。2、 淹留,隐遁。3、 飘泊失意。4、 耗散,遗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