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是活在浮词上面,也不是活在空洞的理念上,而是活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当下,活在每个当下的行为举止里。
杜老创作的诗词情真意切,无香艳之浮词,无唏嘘之叹息,歌游击,则神与炮火齐飞;颂解放,则心与红旗共舞;讴改革,则气贯长虹。
与此相对应的,长文就是浮词累句、添枝加叶的文章,正所谓“芝麻大的核,西瓜大的壳”。
不仅没有废字浮词,还加上了手、眼、身、步、神等表演技法。
他的口中没有废字浮词,直录下来就是好文章。
框架虽然大、跨度虽然长,但整个作品没有浮词华语和虚张声势,没有套话官腔,而是求实叙述,诚恳描写对象,客观展现。
传统的碑颂之体往往多浮词谀字,要写得落落大方,委实不易。
短短一句话,虽非原创,但撇去浮词滥调,倒也可见其深厚的古文根底。
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或有科目进身,以不治古文为耻,乃捃摭帖括浮词,杂以案牍中语,牵合成篇,当时目为‘京报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