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大儒。
辞典解释
硕儒 shuò rú ㄕㄨㄛˋ ㄖㄨˊ
大儒。
《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而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
【碩】:[shuò]1.大。2.學識淵博;德高望重。參見“碩士”、“碩老”。3.遠。參見“碩慮”、“碩謀”。[shí]1.同“
石”。比喻堅固。參見“碩交”。2.同“
石”(今讀dàn)。容量單位。容十斗。3.同“
石”(今讀dàn)。重量單位。重一百二十四斤。
【儒】:1.旧时泛指读书人:儒生。儒医。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3.儒家:儒术。4.通“懦(nuò)”。懦弱:偷儒转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