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义 jīngyì
[succinct contend and principles] 精辟的义理
深得此中精义
精要的义理。
《文选.曹摅.思友人诗》:「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
《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要推其精义,有非一朝一夕所能算得尽的。」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出自:清·李光地《性理精义》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李光地
唯于圣人之言,洗心藏密,以察其精义;则天之时,物之变,极乎深而研以其几。
洒扫应对,形也。有形,则必有形而上者。精义入神,形而上者也。然形而上,则固有其形矣。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朱子的格物观最为精义,主要是通过格物,把人心已知之理推广到未知领域,达到宇宙界与人生界豁然贯通的理想境界。
通权达变的精义是指顺应时机,而非随波逐流,投机取巧。
我通过读佛经来领略佛教思想的精义.
一个坚定、勤奋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领会精义,铭记在心,依法行动,他便成为聪明睿智的能人。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庄子
兹将老夫神功精义要旨,留书于此,后世小子习之,行当纵横天下,老夫死且不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