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順之年的读音 耳順之年的意思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示例】至乎~,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近义词】花甲之年【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60岁
    • ěr
    • shùn
    • zhī
    • nián

    “耳順之年”的读音

    拼音读音
    [ěr shùn zhī nián]
    汉字注音:
    ㄦˇ ㄕㄨㄣˋ ㄓ ㄋㄧㄢˊ
    简繁字形:
    耳顺之年
    是否常用:

    “耳順之年”的意思

    辞典解释

    耳顺之年  ěr shùn zhī nián   ㄦˇ ㄕㄨㄣˋ ㄓ ㄋㄧㄢˊ  

    指六十岁。参见「耳顺」条。
    《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至乎耳顺之年,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

    网络解释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示例】至乎~,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近义词】花甲之年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60岁

    “耳順之年”的单字解释

    :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同“”。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耳順之年”的相关词语

    * 耳順之年的读音是:ěr shùn zhī nián,耳順之年的意思:【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示例】至乎~,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近义词】花甲之年【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60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