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略 tuōlüè
(1) [unrestrained]∶放任;不拘束
(2) [(treat sb.) without proper respect]∶轻慢,不以为意
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晋书·谢尚传》
脱略公卿,跌宕文史。——江淹《恨赋》
比喻任性而不受拘束。
《晋书.卷七九.谢尚传》:「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
唐.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他主张诗要有雄浑横放、纵横脱略的气势,追求诗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含蓄”之美。
从此两人朝夕相处,脱略不拘,或吟诗,或弹琴,或荡舟外湖。
书善八分,画善山水、花卉,脱略风格,不宗一家,旷逸有雅韵。
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疏食,未尝改操。
一个脱略不羁沧桑文士,一个两世为人成熟少年,两人兰厢对饮,抵掌而谈,竟也无比投契,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许次纾还主张“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丹家之用意如此,而张子言之,殊见脱略,岂所以教后学、示来兹乎?玄关一窍,微妙难知。
但对于性格脱略的她来说,毫不在乎,她也从不会为了掩饰自己的肤色而去涂脂抹粉。
70鲍小姐睡了一天多才起来,虽跟方鸿渐在一起玩,不像以前那样的脱略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