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押 huāyā
[signature or mark on documents,contracts] 旧时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
在文书、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记号。
《西游记.第二九回》:「国王见了,取本国玉宝,用了花押,递与三藏。」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当下各人画个花押,兄弟二人,每人收了一纸,管待了李社长自别去了。」
也称为「花书」、「花字」。
英语 signature (in grass-style writing), symbol used in place of a signature (on a document, contract etc)
於是三下五除二,將眾人的口供報告打好,畫了個花押,算是了事。
他经受不住严刑拷打,只好在花押上签字认罪.
独特的专利皮革编网设计由手工在带有花押字的织物上完成,绝对是渴望之选.
诉状、答辩状、书证之类的诉讼文书也只是以花押为证,像“伏辩”这样的认罪书也只要画花押就可以了。
刚把苟荞花押走,李华芬、张庆山和姑母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
通过名字的花押,可以知道校长是外国人,偏偏又有一方中文的印章,有些不伦不类的。
冰雪节琼瑶玉树,碧雪银花;体育会叼羊赛马,拾花押加。
於是三下五除二,将众人的口供报告打好,画了个花押,算是了事。
所谓画押,又叫花押,乃是根据个人的习惯与创意,用一种符号或者是图画为据以示信用。
那老汉在灯下验过了证件路条的官印花押,又还给他们,热情地道:哎哟,这位还是诸生老爷,失敬失敬,诸生老爷能借宿我家,那是小老儿的大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