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 xíng cáng
[one'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出处、动向。
《文选.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
《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
底细、来历。
《元史.卷一五三.杨奂传》:「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我为你看破了行藏,也是缘分尽了。」
据说狗的一切起居行藏都是以气味为依归。而我们人只依重一双眼,所以好色。有一天假如我们都瞎了,所有感情都只好寄放在气味之中。这是我住过的地方,这是我家人朋友情人的气味,永远忠实。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苏轼
那晚陆菲青心想行藏已露,此地不可再居,决定留书告别。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苏轼
能够在“取舍由时,行藏在我”之中不断游走而游刃有馀,这就是自由人的真谛。
他一直将自己的行藏掩藏得很好.
他一定会想办法遮盖住他的样子,把这种丑行藏起来的.
毫不喂食,以免它们的健康受害、摄食习性改变、表露行藏以及其他危险。
天道有常,无往不复!易曰:时有否泰,用有行藏,一时之制可反为用,一时之吉可反为凶。张良
今文以戴罪之身,诚不敢妄有任何渎情,一切进退行藏,均惟钧命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