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邪僻背理。 2.指行邪僻背理之事。
辞典解释
辟违 pì wéi ㄆㄧˋ ㄨㄟˊ
邪佞。
《左传.昭公二十年》:「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
【辟】:[bì]1.君主:复辟。2.姓。3.排除:辟邪。4.同“
避”。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辟举(征召和荐举)。[pī][辟头](pītóu)同“劈头”。[pì]1.透彻:精辟。透辟。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辟谣。辟邪说。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违】:1.不遵照;不依从:违背。违反。违法。违约。违章。阳奉阴违。2.离别:暌违。久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