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户亡秦的意思 三户亡秦的读音和出处

    • sān
    • wáng
    • qín
    成语名称:
    三户亡秦
    成语拼音:
    [sān hù wáng qín]
    成语解释:
    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成语例句:
    宋·洪迈《容斋四笔·魏冉罪大》:“诸侯由是不直秦,未及百年,三户亡秦之语遂验。”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比喻虽小,决心大也能成功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三户亡秦
    英文翻译:
    good muat triumph over evil
    成语故事:
    三户亡秦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三户亡秦”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三的成语 史记的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成语关注:
    人家 灭掉 比喻 正义 弱小 力量 暴力 信心
    更多含义:
    “三户亡秦”与其他类似成语或典故的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和象征意义,该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强调弱小的群体凭借坚定的复仇信念推翻强权,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核心是信念的力量与历史宿命感,类似成语如“破釜沉舟”侧重决绝的行动态度,形容不留退路的拼搏精神,“卧薪尝胆”突出隐忍蓄力的过程,强调长期坚持的毅力,“众志成城”则偏向集体团结形成的强大合力,而“精卫填海”更多表现个体对渺茫目标的执着,此外,“三户亡秦”具有明确的历史复仇指向性,其他成语多用于更广泛的人生奋斗或团队协作场景,如商业竞争、个人逆境等,其情感色彩更侧重悲壮与必然性,与“哀兵必胜”的哀痛激愤情绪有相似性,但后者不强调具体数量或身份限制。

    “三户亡秦”的单字解释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wáng]1.逃:逃亡。流亡。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3.死:伤亡。死亡。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wú]古同“”,没有。
    】:1.周朝国名(前770—前221)。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为诸侯。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3.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三户亡秦”的近义词

    “三户亡秦”的相关成语

    “三户亡秦”的关联成语

    * 三户亡秦的意思 三户亡秦的成语解释 三户亡秦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