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没无常的意思 出没无常的读音和出处

    • chū
    • cháng
    成语名称:
    出没无常
    成语拼音:
    [chū mò wú cháng]
    成语解释:
    出:出现;没:隐没;无常:没有常规。忽而出现;忽而隐藏;没有一定的规律;令人无法捉摸。也作“出没不定”。
    成语出处:
    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论广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没无常,尤为濒海州县之患。”
    成语例句:
    又西北平行者一里,下眺岭西深坠而下,而杳不可见;岭东屏峙而上,而出没无常。(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滇游日记》)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神秘的人或事物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没,不能读作“méi”。
    繁体字形:
    出没無常
    英文翻译:
    appear and disappear without regularit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出没无常”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人物外貌的成语 动作的成语 C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出现 隐没 没有 常规 隐藏 一定 规律 令人 捉摸 出没 不定
    更多含义:
    “出没无常”强调出现和隐藏没有固定规律,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行踪,如野兽或神秘人物,侧重于频率和地点的不确定性。类似成语“神出鬼没”更突出行动迅速隐蔽,带有神秘色彩,常形容战术或策略的高明。“飘忽不定”适用范围更广,可形容抽象事物如思绪、风向,不限于具体行踪。“来无影去无踪”侧重不留痕迹,强调消失的彻底性,如武侠中的轻功。“行踪诡秘”则暗示行为有隐秘动机,可能涉及不可告人的目的,语气更负面。相比之下,“出没无常”更中性,仅描述现象本身,不涉及评价或深层原因。

    “出没无常”的单字解释

    】: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méi]1.无;没有:屋里没人。我没铅笔。2.副词。未;未曾:没红。没来过。[mò]1.沉下去:沉没。淹没。2.漫过;高过:水深没顶。积雪没膝。3.隐藏:出没无常。4.把财物充公:没收。5.完了;终结:没世(终身)。没齿(一辈子)。6.同“”:病没。
    】:[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识。常态。2.不变的;固定的:常数。冬夏常青。3.时常;常常:常来常往。我们常见面。4.指伦常:三纲五常。5.姓。

    “出没无常”的反义词

    “出没无常”的近义词

    “出没无常”的相关成语

    “出没无常”的关联成语

    “出没无常”造句

    游击队的战术总是出没无常得让敌人时时惊恐。

    抗战时期,游击队出没无常,打得敌人落花流水。

    我军在地道中出没无常,敌人腹背受敌,军心惶恐,草木皆兵。

    一些出没无常的彗星,在天空中稍纵即逝。

    近来经理很忙,出没无常,我也说不清他在哪里。

    这一带土匪虽多,但兽聚鸟散,出没无常,并无统一的组织和头领。

    我游击队出没无常,搞得敌人焦头烂额。

    更有一些神秘人物出没无常,不择手段,杀戮惨烈。

    桃花岛这鬼地方,猛兽出没无常,多一个人,我多一份安全感。

    只是,这灵蟒凶猛无比,又出没无常,是以六人一直没找到正真下手的机会。

    * 出没无常的意思 出没无常的成语解释 出没无常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