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斤较两的意思 分斤较两的读音和出处

    • fēn
    • jīn
    • jiào
    • liǎng
    成语名称:
    分斤较两
    成语拼音:
    [fēn jīn jiào liǎng]
    成语解释:
    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是我说句分斤较两的话咧,舅爷有什么高亲贵友该请到他华府上去?”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比喻过分计较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分斤較兩
    英文翻译:
    Compare two cattie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分斤较两”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为人 小气 计较
    更多含义:
    “分斤较两”指在细微利益上过分计较,强调琐碎事物的争执,如分配物资时的挑剔,“斤斤计较”侧重对微小利益的执着,适用范围更广。“锱铢必较”形容对极微小的钱财或事物都计较,程度更深,多含贬义。“精打细算”侧重合理规划资源,属中性或褒义。“吹毛求疵”强调刻意挑剔缺点,与利益无关。“讨价还价”特指交易中的利益博弈,具有动态协商意味。这些词中,“分斤较两”“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均含贬义,而“精打细算”可表积极态度,其余词语则因语境不同呈现情感差异。

    “分斤较两”的单字解释

    】:[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1.市制质量单位。10两为1斤,100斤为1担。1斤原为16两,后改为10两,合500克。2.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
    】:1.比较(高低大小等):较量。较劲儿。2.用于比较性状、程度: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加。3.表示具有一定程度: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4.计较:锱铢必较。5.明显:彰明较著。二者较然不同。
    】: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分斤较两”的近义词

    “分斤较两”的相关成语

    “分斤较两”的关联成语

    * 分斤较两的意思 分斤较两的成语解释 分斤较两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