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天地,泣鬼神的意思 动天地,泣鬼神的读音和出处

    • dòng
    • tiān
    • guǐ
    • shén
    成语名称:
    动天地,泣鬼神
    成语拼音:
    [dò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成语解释:
    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成语出处: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成语例句:
    邹韬奋《抗战以来·震动寰宇的民族战士》:“虽至全体殉职,也不肯退后一步,这种作战精神,真是可以动天地,泣鬼神!”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感人的事迹等
    结构类型:
    复句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動天地,泣鬼神
    英文翻译:
    Moving heaven and earth, weeping ghosts and god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动天地,泣鬼神”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六字成语 复句式成语 上下句成语 D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感动 天地 鬼神 受到 形容 事迹 作品 感人
    更多含义:
    “动天地,泣鬼神”强调情感或行为的震撼力,多用于形容悲壮事迹或艺术感染力,如英雄壮举或感人作品,侧重对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触动,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不同。“惊天动地”突出事件影响巨大,范围更广,如战争或重大变革。“感天动地”侧重情感真挚,如孝行或牺牲精神。“鬼哭神嚎”多用于渲染恐怖或凄惨氛围,含贬义,如灾难场景。“震古烁今”强调历史意义,如伟人功绩。“惊心动魄”突出紧张刺激,如险境或激烈场面。“气吞山河”形容气势宏大,如豪迈誓言,这些词语或褒或贬,语境与情感色彩各异。

    “动天地,泣鬼神”的单字解释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1.小声哭:暗泣。哭泣。泣不成声。2.眼泪:饮泣。泣下如雨。
    】: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动天地,泣鬼神”的近义词

    “动天地,泣鬼神”的相关成语

    “动天地,泣鬼神”的关联成语

    * 动天地,泣鬼神的意思 动天地,泣鬼神的成语解释 动天地,泣鬼神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