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外汉的意思 墙外汉的读音和出处

    • qiáng
    • wài
    • hàn
    成语名称:
    墙外汉
    成语拼音:
    [qiáng wài hàn]
    成语解释:
    指非局中之人,不属于某专业或不专于某门知识或艺术的人
    成语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慕容垂歌辞》:“我身分自当,枉杀墙外汉。”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非局中之人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墙外汉
    英文翻译:
    amateu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墙外汉”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三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Q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非局 属于 专业 知识 艺术
    更多含义:
    “墙外汉”指人品好的人被排挤或忽视,比喻人才在外被忽视。类似成语或词语有:“墙里开花墙外香”,意思是对不起,花在你家;“墙外开花”指人才在外;“隔墙有耳”指听不到;“墙内开花”指人才在内。这些词语的区别在于,有些强调人才在外,有些强调内部情况,有些则指消息灵通或人才被利用。

    “墙外汉”的单字解释

    】: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砖墙。城墙。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1.汉水:江淮河汉。2.汉族:汉语。3.天河;银河:银汉。4.成年男人:老汉。好汉。5.朝代名。1.(前202—220)。刘邦灭秦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8—23)。自刘邦称汉王起,包括“新”,史称前汉或西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为曹魏所灭。西汉、东汉合称两汉。2.三国之一(221—263)。刘备建立。在今川、云、贵、渝及陕西南部。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为曹魏所灭。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刘知远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为后周所灭。4.十国之一(917—971)。刘䶮(yǎn)建立。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汉”,史称南汉。为北宋所灭。5.十国之一(951—979)。刘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国号汉,史称北汉。为北宋所灭。

    “墙外汉”的近义词

    “墙外汉”的相关成语

    “墙外汉”的关联成语

    * 墙外汉的意思 墙外汉的成语解释 墙外汉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