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文右武的意思 左文右武的读音和出处

    • zuǒ
    • wén
    • yòu
    成语名称:
    左文右武
    成语拼音:
    [zuǒ wén yòu wǔ]
    成语解释:
    指文武并用
    成语出处:
    唐·李咸用《远公亭特丹》诗:“左文右武怜君荣,白铜碮上惭清明。”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左文右武
    英文翻译:
    Zuowen Youwu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左文右武”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文武 并用
    更多含义:
    “左文右武”是古代礼仪中的方位概念,特指文官居左、武官居右的排列方式,体现秩序与分工,多用于描述宫廷礼仪或建筑布局,如朝堂站位或城门设计,与之结构相似的“左辅右弼”强调左右辅助的重要性,侧重臣子辅佐君主,而“文韬武略”指个人兼具谋略与军事才能,突出综合素质,“文治武功”则用于称颂统治者在治国与军事上的双重成就,强调功绩评价,相比之下,“左文右武”更注重空间方位与职能划分,具有鲜明的制度色彩,其他类似词语如“文武双全”侧重个人能力,“允文允武”强调兼备特性,均不涉及方位或礼仪规范,因此,“左文右武”的独特性在于其方位象征与制度内涵,与同类词语的侧重点有明显区别。

    “左文右武”的单字解释

    】:1.方位词。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跟“右”相对,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转。3.方位词。东: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气。左道旁门。5.错;不对头:想左了。说左了。6.相反:意见相左。7.进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9.姓。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1.方位词。面向南时靠西的一边(跟“左”相对,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词。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为尊):无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动的:右派。右倾。8.同“”。9.姓。
    】: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左文右武”的相关成语

    “左文右武”的关联成语

    * 左文右武的意思 左文右武的成语解释 左文右武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