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饥己溺的意思 己饥己溺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己饥己溺
    成语拼音:
    [jǐ jī jǐ nì]
    成语解释: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成语例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0回:“真正‘己饥己溺’的神情,被述农讥诮了两句。”
    感情褒贬:
    褒义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己饑己溺
    英文翻译:
    feel responsible for the welfare of the peopl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己饥己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ABAC式的成语 水的成语 孟子的成语
    成语关注:
    挨饿 就象 一样 形容 位者 关心 人民 比喻 深表 解除 己任
    更多含义:
    “己饥己溺”出自《孟子》,形容将他人疾苦视为自身责任,强调主动担当与深切关怀,其他类似词语侧重不同层面,“感同身受”侧重情感共鸣,未必付诸行动,“将心比心”强调换位思考,侧重理解而非责任,“恻隐之心”指对弱者的天然同情,属情感层面,“同病相怜”局限于相同境遇者的互怜,缺乏主动性,“推己及人”是通过自身感受推断他人处境,侧重思维逻辑,而“己饥己溺”则超越共情与理解,体现以拯救他人为己任的使命感,其核心在于将他人苦难与自身命运紧密关联,并主动承担消解痛苦的责任。

    “己饥己溺”的单字解释

    】: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1.饿:饥餐渴饮。如饥似渴。2.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连年大饥。
    】: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nì]1.淹没:溺死。2.沉迷不悟;过分:沉溺。溺爱。[niào]同“尿(niào)”。

    “己饥己溺”的近义词

    “己饥己溺”的相关成语

    “己饥己溺”的关联成语

    “己饥己溺”造句

    党的干部应该有己饥己溺的精神,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

    该集团以“以己推人、己饥己溺”为企业文化理念,并在企业的实践运营及开展过程中贯串一直。

    己饥己溺古人愿,为国为民今者雄。

    在诗中,作者把国家与民众的灾难视同“己饥己溺”,澎湃着不可抑制的“急济心怀”,那种忧国忧民之情,揽辔澄清之志,跃然纸上。

    你也不用摆出一副忍辱含垢的沮丧模样,其实对于你我也有己饥己溺之心,可是你要知道这世界本来就尔虞我诈,优能劣汰。

    1917年10月8日,他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向全国各省发出请赈通电,希望全国各地诸君子“胞与为怀,本其己饥己溺之心,为披发缨冠之救”。

    * 己饥己溺的意思 己饥己溺的成语解释 己饥己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