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惹事招非的意思 惹事招非的读音和出处

    • shì
    • zhāo
    • fēi
    成语名称:
    惹事招非
    成语拼音:
    [rě shì zhāo fēi]
    成语解释:
    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东平府》第一折:“哎,徐宁紧紧相随,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成语例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大奶奶却是利害得紧,谁敢与你传话,惹事招非?”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惹事招非
    英文翻译:
    be meddlesom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惹事招非”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R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引起 麻烦 惹是招非
    更多含义:
    惹事招非侧重主动招惹麻烦,强调行为本身可能引发争端,常用于口语,其他类似成语各有侧重。无事生非指本无问题却故意制造矛盾,突出“无中生有”。惹是生非与惹事招非近义,但使用更普遍,书面与口语皆宜。无风起浪比喻凭空制造事端,强调虚构性,常指谣言传播。兴风作浪则强调蓄意制造混乱,多用于形容势力或人物故意破坏,语义更重。搬弄是非特指背后传话挑拨,行为具隐蔽性。相比之下,惹事招非更突出行为直接性,结果未必严重,而兴风作浪多指大规模破坏,程度更深。

    “惹事招非”的单字解释

    】:1.招引;引起(不好的事情):惹事。惹祸。惹麻烦。2.(言语、行动)触动对方:不要把他惹翻了。这人脾气大,不好惹。3.(人或事物的特点)引起爱憎等的反应:惹人注意。惹人讨厌。一句话把大家惹得哈哈大笑。
    】: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1.打手势叫人来:招唤。招呼。招手上车。2.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3.应接:招待宾客。4.引来:招惹。招引。招揽。招致。5.承认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认。不打自招。6.同“”。7.摇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惹事招非”的近义词

    “惹事招非”的相关成语

    “惹事招非”的关联成语

    * 惹事招非的意思 惹事招非的成语解释 惹事招非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