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节向学的意思 折节向学的读音和出处

    • zhé
    • jié
    • xiàng
    • xué
    成语名称:
    折节向学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ng xué]
    成语解释: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向、作风。形容努力刻苦,奋发学习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成语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折节向学
    英文翻译:
    Eclecticism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折节向学”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折节 改变 志向 作风 形容 奋发
    更多含义:
    “折节向学”强调主动改变原有态度或习惯,转向专心学习,侧重态度的重大转变,如从放纵转为勤奋,“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侧重描述学习过程的刻苦,突出克服困难的具体行为,“孜孜不倦”“勤学不辍”强调学习的持续性,不涉及态度变化,“发愤图强”范围更广,可指事业、学业等领域的振作,“韦编三绝”专指反复钻研典籍的深度,“手不释卷”仅描述热爱读书的状态,不强调转变,“闻鸡起舞”侧重珍惜时间、勤奋练习,多与武艺或技能相关,“折节向学”的核心在于“转变”,即从非学习状态转为专注治学,与单纯描述刻苦、坚持的词语有本质区别。

    “折节向学”的单字解释

    】:[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1.方向:志向。风向。2.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向阳。面向讲台。两人相向而行。3.将近;接近:向晓。向晚。4.偏袒:老乡向老乡。5.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走。向先进工作者学习。从胜利走向胜利。6.姓。7.向来:向有研究。向无此例。
    】: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折节向学”的近义词

    “折节向学”的相关成语

    “折节向学”的关联成语

    “折节向学”造句

    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单福原名徐庶,年少时爱好任侠击剑,后折节向学,因中原战乱,客居于荆州,与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相友善。

    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

    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 折节向学的意思 折节向学的成语解释 折节向学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