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髓洒膏的意思 敲髓洒膏的读音和出处

    • qiāo
    • suǐ
    • gāo
    成语名称:
    敲髓洒膏
    成语拼音:
    [qiāo suǐ sǎ gāo]
    成语解释:
    比喻倾家荡产。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比喻倾家荡产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敲髓灑膏
    英文翻译:
    Douch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敲髓洒膏”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Q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倾家荡产
    更多含义:
    “敲髓洒膏”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非常剧烈的攻击或攻击性行为。与之相似的成语或词语可能包括“敲门”、“敲打”、“撒药”等。然而,这些词语或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具体含义和语境适用。例如,“敲门”通常指敲响门铃,而“敲打”则是指物理上的打击或敲击。相比之下,“敲髓洒膏”更多用于比喻非常激烈的攻击或行为,带有强烈的攻击性。此外,“敲髓洒膏”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一种极端或不寻常的行为方式。而“撒药”则更多指撒放药物,用于治疗或警示。因此,虽然这些词语或成语都涉及攻击或释放,但“敲髓洒膏”与其他成语或词语在具体含义、语境适用和情感色彩上都有所不同。

    “敲髓洒膏”的单字解释

    】: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敲门。敲锣打鼓。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1.骨头里像脂肪的东西:骨髓。敲骨吸髓。2.像髓的东西:脑髓。石髓。3.事物的精华部分:精髓。神髓。4.植物茎的中心部分。
    】:[sǎ]1.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洒水。洒扫。洒泪。2.东西散落:粮食洒了。3.姓。[xǐ]古同“”,洗涤。
    】:[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敲髓洒膏”的近义词

    “敲髓洒膏”的相关成语

    “敲髓洒膏”的关联成语

    * 敲髓洒膏的意思 敲髓洒膏的成语解释 敲髓洒膏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