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典有则的意思 有典有则的读音和出处

    • yǒu
    • diǎn
    • yǒu
    成语名称:
    有典有则
    成语拼音:
    [yǒu diǎn yǒu zé]
    成语解释:
    典:制度;则:法则。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成语出处:
    唐·刘穆之《卢公清德颂》:“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有典有則
    英文翻译:
    There are rules and regulation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有典有则”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制度 法则 依据
    更多含义:
    “有典有则”出自《尚书》,强调遵循经典和规则,特指传统典籍中的规范依据,侧重文化传承的权威性,类似成语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侧重规章制度的明确性,适用于具体事务的指导,“有典有则”更突出文化根源与历史积淀。“引经据典”强调引用典籍作为论据,与“有典有则”的遵循属性不同,“循规蹈矩”则含消极色彩,指机械遵守旧规则,而“有典有则”多为中性或褒义,体现对传统的尊重。“有条不紊”侧重条理清晰,与“有典有则”的规范性内涵无直接关联,前者描述状态,后者强调依据。

    “有典有则”的单字解释

    】:[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1.标准;法则:典范。典章。2.典范性书籍:词典。引经据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礼: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试。典狱。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2.规则:细则。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有典有则”的相关成语

    “有典有则”的关联成语

    * 有典有则的意思 有典有则的成语解释 有典有则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