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俗和光的意思 混俗和光的读音和出处

    • hùn
    • guāng
    成语名称:
    混俗和光
    成语拼音:
    [hùn sú hé guāng]
    成语解释: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李云卿》第一折:“贫僧混俗和光,常于闹市之中,口发狂言,串拖二八金钱,每与孩童嬉戏游玩,人皆见而恶之。”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混俗咊光
    英文翻译:
    be in harmon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混俗和光”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H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同于 尘俗 不露锋芒 与世无争
    更多含义:
    “混俗和光”强调在世俗中隐藏锋芒,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侧重主动收敛个性以避争端,具有道家“无为”色彩。与之近义的“和光同尘”也出自道家思想,但更侧重自然融入世俗,强调不刻意区分自我与外界的境界,哲学意味更浓。“随波逐流”则含消极妥协之意,指无原则地顺应环境,与“混俗和光”的智慧性选择形成对比。“韬光养晦”特指暂时隐藏才能等待时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阶段性,而“混俗和光”是长期处世态度。“八面玲珑”侧重圆滑取巧的人际手段,常带贬义,而“混俗和光”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环境的平衡。“大智若愚”专指智者外显愚拙,核心在智慧的内藏,而“混俗和光”着重整体性的融合世俗。

    “混俗和光”的单字解释

    】:[hùn]1.搀杂在一起:混杂。混为一谈。2.冒充:蒙混。鱼目混珠。3.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地生活。4.古又同“滚(gǔn)”。[hún]糊涂;不明事理。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混俗和光”的近义词

    “混俗和光”的相关成语

    “混俗和光”的关联成语

    * 混俗和光的意思 混俗和光的成语解释 混俗和光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