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书通礼的意思 知书通礼的读音和出处

    • zhī
    • shū
    • tōng
    成语名称:
    知书通礼
    成语拼音:
    [zhī shū tōng lǐ]
    成语解释:
    有才学,懂礼仪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6回:“看了柴进、燕青出言不俗,知书通礼,先自有八分欢喜。”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知書通禮
    英文翻译:
    To know the book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知书通礼”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有才 礼仪
    更多含义:
    “知书通礼”强调通过读书学习礼仪,侧重知识与礼节的结合,体现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其他类似成语各有侧重,“知书达礼”突出通晓礼仪,更注重礼仪表现,“知书识礼”侧重辨识与遵守礼节,强调对礼节的认知,“知书明礼”则强调理解礼节的深层意义,突出明理与践行,此外,“通文达礼”偏重学识与礼仪兼备,更书面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等词则侧重气质与举止,不强调知识基础,相比之下,“知书通礼”更突出读书与礼仪的贯通性,兼具教化与实践的双重内涵。

    “知书通礼”的单字解释

    】:[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知书通礼”的近义词

    “知书通礼”的相关成语

    “知书通礼”的关联成语

    * 知书通礼的意思 知书通礼的成语解释 知书通礼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