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水为阵的意思 背水为阵的读音和出处

    • bèi
    • shuǐ
    • wéi
    • zhèn
    成语名称:
    背水为阵
    成语拼音:
    [bèi shuǐ wéi zhèn]
    成语解释:
    背:背向。背对河布阵,拼死作战。比喻决一作战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成语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也。”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决战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背水為陣
    英文翻译:
    Back water as array
    成语故事:
    背水为阵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背水为阵”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作战 比喻 决一作战
    更多含义:
    “背水为阵”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特指韩信在井陉之战中背靠河水布阵,激发士兵死战求生,强调战术布局与绝境反击,与“背水一战”同源,但后者更侧重决一死战的勇气,“破釜沉舟”出自项羽故事,强调主动断绝退路以激发斗志,侧重决心的彻底性,“置之死地而后生”为抽象概括,指通过极端环境激发潜力,不特指具体战术,“孤注一掷”则源自赌博术语,强调冒险押上全部资源,带有较强投机色彩,而“背城借一”出自《左传》,指濒临城下作最后一搏,多用于防守情境,与“背水为阵”的进攻性布阵形成对比,这些词语虽都含绝境拼搏之意,但历史典故、战术逻辑及情感色彩存在差异。

    “背水为阵”的单字解释

    】:[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1.古代交战时布置的战斗队列。现也指作战时的兵力部署:背水为阵。严阵以待。2.泛指战场:上阵杀敌。3.指一段时间:这一阵他更忙。4.量词。用于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一阵掌声。下了几阵雨。

    “背水为阵”的近义词

    “背水为阵”的相关成语

    “背水为阵”的关联成语

    “背水为阵”造句

    刘裕咽不下这口气,干脆在黄河北岸背水为阵,三千步兵配合着几百辆战车,围成一个却月阵,里面放了几十部这样的万钧神弩。

    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以一万之众大破二十万赵军。

    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也。

    * 背水为阵的意思 背水为阵的成语解释 背水为阵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