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成语 (764个)

    221

    口似悬河

    成语拼音:
    kǒu sì xuán hé
    成语解释:
    见“口若悬河”。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222

    旷世逸才

    成语拼音:
    kuàng shì yì cái
    成语解释:
    旷世:绝代;空前。逸才:超人的才智。当代少见的出众的才能。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九回:“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223

    宽以待人

    成语拼音:
    kuān yǐ dài rén
    成语解释: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224

    留恋不舍

    成语拼音:
    liú liàn bù shě
    成语解释: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225

    泪流满面

    成语拼音:
    lèi liú mǎn miàn
    成语解释: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226

    老弱残兵

    成语拼音:
    lǎo ruò cán bīng
    成语解释:
    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227

    令人切齿

    成语拼音:
    lìng rén qiè chǐ
    成语解释: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成语出处:
    志 魏志 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228

    老生常谈

    成语拼音: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成语解释:
    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229

    凌上虐下

    成语拼音:
    líng shàng nüè xià
    成语解释:
    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成语出处:
    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230

    蓝田生玉

    成语拼音:
    lán tián shēng yù
    成语解释: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吴志 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231

    雷霆之怒

    成语拼音:
    léi tíng zhī lù
    成语解释:
    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志 吴志 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232

    临危不顾

    成语拼音:
    lín wēi bù gù
    成语解释:
    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成语出处:
    志 魏志 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233

    目不邪视

    成语拼音:
    mù bù xié shì
    成语解释: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11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234

    名垂后世

    成语拼音:
    míng chuí hòu shì
    成语解释: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成语出处:
    志·魏书·臧洪传》:“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235

    迷而不反

    成语拼音:
    mí ér bù fǎn
    成语解释: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236

    迷而知反

    成语拼音:
    mí ér zhī fǎn
    成语解释: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237

    鸣金收军

    成语拼音:
    míng jīn shōu jūn
    成语解释: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65回:“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
    238

    闷闷不乐

    成语拼音:
    mèn mèn bù lè
    成语解释: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239

    命若悬丝

    成语拼音:
    mìng ruò xuán sī
    成语解释:
    比喻生命垂危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240

    漫山遍野

    成语拼音:
    màn shān biàn yě
    成语解释:
    漫: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引申为“布满”;遍:动词;遍及;布满。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田间旷野。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58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 三国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