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成语 (764个)

    281

    束手就缚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fù
    成语解释:
    表示无力反抗,或脱逃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282

    释生取义

    成语拼音:
    shì shēng qǔ yì
    成语解释:
    犹言舍生取义。
    成语出处:
    """《志 魏志 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283

    事生肘腋

    成语拼音:
    shì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
    志 蜀志 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284

    升堂拜母

    成语拼音:
    shēng táng bài mǔ
    成语解释: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成语出处:
    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285

    手无寸铁

    成语拼音:
    shǒu wú cùn tiě
    成语解释:
    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286

    声威大震

    成语拼音:
    shēng wēi dà zhèn
    成语解释:
    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110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
    287

    身无完肤

    成语拼音:
    shēn wú wán fū
    成语解释:
    ①《志 魏书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成语出处:
    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288

    思贤如渴

    成语拼音:
    sī xián rú kě
    成语解释: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成语出处:
    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289

    所向无敌

    成语拼音:
    suǒ xiàng wú dí
    成语解释:
    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指谁也抵挡不住。多形容军威极壮;锐不可当。
    成语出处:
    蜀 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290

    所向无前

    成语拼音:
    suǒ xiàng wú qián
    成语解释:
    所指向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
    成语出处:
    志·魏志·鲜卑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击,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
    291

    率由旧则

    成语拼音:
    shuài yóu jiù zé
    成语解释:
    率:遵循;旧则:老法规。完全依循旧规办事。同“率由旧章”。
    成语出处:
    志 魏书 任城陈萧王传》:“万邦既化,率由旧则。”
    292

    舌战群儒

    成语拼音:
    shé zhàn qún rú
    成语解释: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293

    搜章摘句

    成语拼音:
    sōu zhāng zhāi jù
    成语解释:
    搜:寻求;摘:选取。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成语出处:
    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94

    天崩地塌

    成语拼音:
    tiān bēng dì tā
    成语解释:
    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成语出处:
    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示例〗忽听得轰的一声,犹如~一般。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295

    天愁地惨

    成语拼音:
    tiān chóu dì cǎn
    成语解释:
    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296

    屯粮积草

    成语拼音:
    tún liáng jī cǎo
    成语解释:
    储存粮食和草料。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297

    头没杯案

    成语拼音:
    tóu mò bēi àn
    成语解释: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成语出处:
    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298

    体无完肤

    成语拼音:
    tǐ wú wán fū
    成语解释: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肤。”
    299

    贪心不足

    成语拼音:
    tān xīn bù zú
    成语解释:
    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300

    同心合胆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hé dǎn
    成语解释:
    见“同心共胆”。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 三国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