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成语 (764个)

    321

    胸怀大志

    成语拼音:
    xiōng huái dà zhì
    成语解释:
    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22

    心怀叵测

    成语拼音:
    xīn huái pǒ cè
    成语解释:
    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323

    洗脚上船

    成语拼音:
    xǐ jiǎo shàng chuán
    成语解释:
    谓居于水滨,舟行极便。语出《志·吴志·吕蒙传》:“又劝权夹水口立坞”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扞孙权呴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成语出处:
    语出《志·吴志·吕蒙传》:“又劝权夹水口立坞”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扞孙权呴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324

    先礼后兵

    成语拼音:
    xiān lǐ hòu bīng
    成语解释: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325

    喜怒不形于色

    成语拼音: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成语解释: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成语出处:
    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326

    揎拳裸袖

    成语拼音:
    xuān quán luǒ xiù
    成语解释:
    犹言揎拳捋袖。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一百九回:“[夏侯玄]揎拳裸袖,径击司马师,却被武士擒住。”
    327

    笑容可掬

    成语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成语解释:
    脸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一样。形容笑容满面。掬:用双手捧起来。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328

    心术不正

    成语拼音:
    xīn shù bù zhèng
    成语解释: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329

    行师动众

    成语拼音:
    xí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语解释:
    谓指挥大军作战。
    成语出处:
    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330

    休声美誉

    成语拼音:
    xiū shēng měi yù
    成语解释:
    休:美好。美好的声誉。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331

    胸中鳞甲

    成语拼音:
    xiōng zhōng lín jiǎ
    成语解释:
    比喻存心险恶。
    成语出处:
    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332

    寻章摘句

    成语拼音:
    xún zhāng zhāi jù
    成语解释:
    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作深入研究。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寻:寻找;章:篇章;摘:摘抄。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吴志 吴主传》:“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333

    运筹决策

    成语拼音:
    yùn chóu jué cè
    成语解释: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演义》第四十七回:“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历练而审机宜。”
    334

    游辞巧饰

    成语拼音:
    yóu cí qiǎo shì
    成语解释:
    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
    成语出处:
    志·蜀书·诸葛亮传评》:“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335

    运筹演谋

    成语拼音:
    yùn chóu yǎn móu
    成语解释:
    同“运筹决策”。
    成语出处:
    志·魏书·武帝纪论》:“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內。”
    336

    饮醇自醉

    成语拼音:
    yǐn chún zì zuì
    成语解释:
    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
    成语出处:
    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337

    鱼贯而入

    成语拼音:
    yú guàn ér rù
    成语解释:
    像游鱼那样首尾连贯地进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继而进。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338

    言过其实

    成语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蜀志 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339

    燕颔虎须

    成语拼音:
    yàn hàn hǔ xū
    成语解释:
    形容相貌威武。
    成语出处:
    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340

    隐介藏形

    成语拼音:
    yǐn jiè cáng xíng
    成语解释:
    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 三国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