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成语 (764个)

    101

    兵贵神速

    成语拼音:
    bīng guì shén sù
    成语解释: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102

    兵精粮足

    成语拼音:
    bīng jīng liáng zú
    成语解释: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103

    比肩齐声

    成语拼音:
    bǐ jiān qí s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成语出处:
    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104

    不急之务

    成语拼音:
    bù jí zhī wù
    成语解释:
    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吴志 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105

    髀里肉生

    成语拼音:
    bì lǐ ròu shēng
    成语解释: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106

    表里受敌

    成语拼音:
    biǎo lǐ shòu dí
    成语解释:
    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
    107

    并驱争先

    成语拼音:
    bìng qū zhēng xiān
    成语解释:
    指竞争高下。
    成语出处:
    志 蜀志 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108

    髀肉复生

    成语拼音:
    bì ròu fù shēng
    成语解释: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109

    变生肘腋

    成语拼音:
    biàn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110

    抱薪救焚

    成语拼音:
    bào xīn jiù fén
    成语解释: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成语出处:
    志 魏志 陶谦传》“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裴松之注引吴韦昭《吴书》:“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111

    饱学之士

    成语拼音:
    bǎo xu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112

    不置褒贬

    成语拼音:
    bù zh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113

    不知所措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114

    不足为虑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lǜ
    成语解释:
    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115

    残暴不仁

    成语拼音:
    cán bào bù rén
    成语解释: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116

    成败得失

    成语拼音:
    chéng bài dé shī
    成语解释: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吴志 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117

    赤膊上阵

    成语拼音:
    chì bó shàng zhèn
    成语解释:
    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也作“赤体上阵”。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118

    崇本抑末

    成语拼音:
    chóng běn yì mò
    成语解释: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成语出处:
    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119

    踌躇不决

    成语拼音:
    chóu chú bù jué
    成语解释:
    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120

    唇齿相依

    成语拼音:
    chún chǐ xiāng yī
    成语解释: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三国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