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的成语 (198个)

    41

    佯输诈败

    成语拼音:
    yáng shū zhà bài
    成语解释:
    佯、诈:假装。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九十六回:“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面夹攻,必获大胜。”
    42

    懊悔无及

    成语拼音:
    ào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
    后悔已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43

    傲慢少礼

    成语拼音:
    ào màn shǎo lǐ
    成语解释: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44

    安身之地

    成语拼音:
    ān s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45

    傲贤慢士

    成语拼音:
    ào xián màn shì
    成语解释: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46

    不成体统

    成语拼音:
    bù chéng tǐ tǒng
    成语解释: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47

    倍道而进

    成语拼音:
    bèi dào ér jìn
    成语解释: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11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48

    兵精粮足

    成语拼音:
    bīng jīng liáng zú
    成语解释: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49

    饱学之士

    成语拼音:
    bǎo xu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50

    不置褒贬

    成语拼音:
    bù zh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51

    残暴不仁

    成语拼音:
    cán bào bù rén
    成语解释: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52

    赤膊上阵

    成语拼音:
    chì bó shàng zhèn
    成语解释:
    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也作“赤体上阵”。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53

    踌躇不决

    成语拼音:
    chóu chú bù jué
    成语解释:
    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54

    赤身裸体

    成语拼音:
    chì shēn luǒ tǐ
    成语解释: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84回:“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55

    赤身露体

    成语拼音:
    chì shēn lù tǐ
    成语解释: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第八十四回:“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露体,或睡或坐。”
    56

    苍生涂炭

    成语拼音:
    cāng shēng tú tàn
    成语解释: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第93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57

    初生之犊不惧虎

    成语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成语解释: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
    》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58

    村野匹夫

    成语拼音:
    cūn yě pǐ fū
    成语解释: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59

    东冲西突

    成语拼音:
    dōng chōng xī tū
    成语解释:
    谓四处冲锋突击。
    成语出处:
    》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60

    得而复失

    成语拼音:
    dé ér fù shī
    成语解释: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 三国演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