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的成语 (1980个)

    401

    比肩齐声

    成语拼音:
    bǐ jiān qí s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成语出处:
    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402

    不急之务

    成语拼音:
    bù jí zhī wù
    成语解释:
    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吴志 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403

    髀里肉生

    成语拼音:
    bì lǐ ròu shēng
    成语解释: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404

    表里受敌

    成语拼音:
    biǎo lǐ shòu dí
    成语解释:
    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魏志 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
    405

    并驱争先

    成语拼音:
    bìng qū zhēng xiān
    成语解释:
    指竞争高下。
    成语出处:
    国志 蜀志 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406

    髀肉复生

    成语拼音:
    bì ròu fù shēng
    成语解释: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407

    背若芒刺

    成语拼音:
    bèi ruò máng cì
    成语解释:
    犹言芒刺在背。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二十回:“不意[曹操]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408

    不四

    成语拼音:
    bù sān bù sì
    成语解释: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409

    不四

    成语拼音:
    bàn sān bù sì
    成语解释:
    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成语出处:
    《西湖二集 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不四。”
    410

    班师回朝

    成语拼音:
    bān shī huí cháo
    成语解释: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成语出处:
    元 乔孟符《两世姻缘》第折:“你奉圣旨破吐蕃,定西夏,班师回朝,便当请功受赏。”
    411

    览四

    成语拼音:
    bā sān lǎn sì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成语出处: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览四。”
    412

    冰散瓦解

    成语拼音:
    bīng sàn wǎ jiě
    成语解释: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成语出处:
    国志魏志傅嘏传》“嘏对曰”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战略》:“比及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413

    变生肘腋

    成语拼音:
    biàn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414

    抱薪救焚

    成语拼音:
    bào xīn jiù fén
    成语解释: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成语出处:
    国志 魏志 陶谦传》“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裴松之注引国吴韦昭《吴书》:“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415

    不习水土

    成语拼音:
    bù xí shuǐ tǔ
    成语解释:
    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416

    饱学之士

    成语拼音:
    bǎo xu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417

    不置褒贬

    成语拼音:
    bù zh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418

    不知所措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419

    不知所云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yún
    成语解释: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倒四。
    成语出处:
    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420

    不足为虑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lǜ
    成语解释:
    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魏志 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 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