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的成语 (1980个)

    361

    一日

    成语拼音:
    yī rì sān yuè
    成语解释: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月兮。”后以“一日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成语出处: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月兮。”
    362

    一岁

    成语拼音:
    yī suì sān qiān
    成语解释:
    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成语出处:
    《南史 到儰传》:“怀其旧德,至是一岁迁。”
    363

    语四言

    成语拼音:
    yǔ sì yán sān
    成语解释:
    指信口乱说闲话。
    成语出处:
    《群音类选 〈分钗记 计诱皮氏〉》:“为何的语四言,平白地将人讥诮。”
    364

    佯输诈败

    成语拼音:
    yáng shū zhà bài
    成语解释:
    佯、诈:假装。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面夹攻,必获大胜。”
    365

    以往鉴来

    成语拼音:
    yǐ wǎng jiàn lái
    成语解释: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成语出处:
    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366

    一献

    成语拼音:
    yī xiàn sān shòu
    成语解释:
    见“一献酬”。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问大钧赋》:“楚臣《天问》不酬,今臣过幸,一献售。”
    367

    一隅

    成语拼音:
    yī yú sān fǎn
    成语解释: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隅反,则不复也。”
    368

    一朝被蛇咬,年怕井绳

    成语拼音: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年怕井绳’的神气。”
    369

    针芥相投

    成语拼音:
    zhēn jiè xiāng tóu
    成语解释:
    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成语出处:
    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370

    周郎顾曲

    成语拼音:
    zhōu láng gù qǔ
    成语解释: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成语出处:
    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371

    珠履

    成语拼音:
    zhū lǚ sān qiān
    成语解释: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成语出处:
    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372

    甄奇录异

    成语拼音:
    zhēn qí lù yì
    成语解释:
    谓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
    成语出处:
    国志·吴志·步骘传》:“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李肃、周条、石幹十一人,甄别形状。”裴松之注引国·吴·韦昭《吴书》:“[李肃]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
    373

    掷鼠忌器

    成语拼音:
    zhì shǔ jì qì
    成语解释:
    犹言投鼠忌器。
    成语出处:
    国志·魏书·袁绍传》:“卓遣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赍诏书喻绍,绍使河内太守王匡杀之”裴松之注引国吴·谢承《后汉书》:“班与匡书云:‘《刘向传》曰:掷鼠忌器。器犹忌之,况卓今处宫阙之内,以天子为藩屏……”
    374

    吕四

    成语拼音:
    zhāng sān lǚ sì
    成语解释:
    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成语出处:
    宋·何承裕《戏为举子对句》诗:“晓来狗吠张妇,日暮猿啼吕四妻。”
    375

    暮四

    成语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成语解释: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众狙皆悦。”
    376

    朝四暮

    成语拼音:
    zhāo sì mù sān
    成语解释: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梁启超《余之币制金融政策》:“其后有以调停之说进者,吾见其朝四暮,无关宏旨。”
    377

    再四

    成语拼音:
    zài sān zài sì
    成语解释:
    重复好几次。
    成语出处: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今日我这道友再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
    378

    案兵束甲

    成语拼音:
    àn bīng shù jiǎ
    成语解释:
    案:通“按”,手抚;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379

    懊悔无及

    成语拼音:
    ào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
    后悔已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380

    傲慢少礼

    成语拼音:
    ào màn shǎo lǐ
    成语解释: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 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