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的成语 (1980个)

    821

    再衰

    成语拼音:
    zài shuāi sān jié
    成语解释:
    竭:尽了。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士气已经低落;无法再振作。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822

    枕石漱流

    成语拼音:
    zhěn shí sòu liú
    成语解释:
    旧时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
    国 魏 曹操《秋胡行》:“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823

    舟水之喻

    成语拼音:
    zhōu shuǐ zhī yù
    成语解释:
    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成语出处:
    国志·魏志·王基传》:“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
    824

    志同道合

    成语拼音:
    zhì tóng dào hé
    成语解释: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825

    自新之路

    成语拼音:
    zì xīn zhī lù
    成语解释: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成语出处:
    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826

    自有公论

    成语拼音:
    zì yǒu gōng lùn
    成语解释: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827

    遭遇际会

    成语拼音:
    zāo yù jì huì
    成语解释:
    犹言逢遇时机。
    成语出处:
    晋·陈寿《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际会,幸承先王馀业,恩未被四海,泽未及天下,虽倾仓竭府以振魏国百姓,犹寒者未尽暖,饥者未尽饱。”
    828

    知遇之恩

    成语拼音:
    zhī yù zhī ēn
    成语解释: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829

    肘腋之患

    成语拼音:
    zhǒu yè zhī huàn
    成语解释: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830

    孜孜不倦

    成语拼音:
    zī zī bù juàn
    成语解释: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成语出处: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831

    择主而事

    成语拼音:
    zé zhǔ ér shì
    成语解释: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832

    冢中枯骨

    成语拼音:
    zhǒng zhōng kū gǔ
    成语解释:
    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蜀志 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833

    安堵乐业

    成语拼音:
    ān dǔ lè yè
    成语解释: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
    国 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834

    哀感顽艳

    成语拼音:
    āi gǎn wán yàn
    成语解释:
    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成语出处:
    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835

    傲睨自若

    成语拼音:
    ào nì zì ruò
    成语解释: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 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836

    昂然而入

    成语拼音:
    áng rán ér rù
    成语解释: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837

    安营下寨

    成语拼音:
    ān yíng xià zhài
    成语解释:
    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838

    巴巴急急

    成语拼音:
    bā bā jí jí
    成语解释:
    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成语出处:
    《古今小说 沉小官一鸟害七命》:“父子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839

    白璧

    成语拼音:
    bái bì sān xiàn
    成语解释: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
    见《韩非子 和氏》。
    840

    步步为营

    成语拼音:
    bù bù wéi yíng
    成语解释: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 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