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的成语 (1980个)

    841

    败不旋踵

    成语拼音:
    bài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成语出处:
    唐 卢照邻《国论》:“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842

    不辨真伪

    成语拼音:
    bù biàn zhēn wěi
    成语解释: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843

    白白朱朱

    成语拼音:
    bái bái zhū zhū
    成语解释:
    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感春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844

    博采众议

    成语拼音:
    bó cǎi zhòng yì
    成语解释: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845

    宝刀不老

    成语拼音:
    bǎo dāo bù lǎo
    成语解释: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846

    不遑宁息

    成语拼音:
    bù huáng níng xī
    成语解释: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
    成语出处:
    国志 吴书 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847

    百举百捷

    成语拼音:
    bǎi jǔ bǎi jié
    成语解释:
    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办事万无一失。同“百举百全”。
    成语出处:
    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
    848

    百举百全

    成语拼音:
    bǎi jǔ bǎi quán
    成语解释: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成语出处:
    晋 陈寿《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849

    百里才

    成语拼音:
    bǎi lǐ cái
    成语解释: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成语出处:
    晋·陈寿《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850

    避李嫌瓜

    成语拼音:
    bì lǐ xián guā
    成语解释: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成语出处:
    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851

    百里之才

    成语拼音:
    bǎi lǐ zhī cái
    成语解释: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852

    不谋而同

    成语拼音:
    bù móu ér tóng
    成语解释:
    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
    853

    不求闻达

    成语拼音:
    bù qiú wén dá
    成语解释: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
    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854

    拔十得五

    成语拼音:
    bá shí dé wǔ
    成语解释: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855

    拔十失五

    成语拼音:
    bá shí shī wǔ
    成语解释:
    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成语出处:
    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856

    并威偶势

    成语拼音:
    bìng wēi ǒu shì
    成语解释:
    指聚集声威势力。
    成语出处:
    国志 魏志 袁绍传》:“谓为将军心合意同,混齐一体,必当并威偶势,御寇宁家。”
    857

    把薪助火

    成语拼音:
    bǎ xīn zhù huǒ
    成语解释: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858

    拨云雾见青天

    成语拼音:
    bō yún wū jiàn qīng tiān
    成语解释:
    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859

    不足介意

    成语拼音:
    bù zú jiè yì
    成语解释:
    不值得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落水兰亭》:“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在此,馀不足介吾意也。”
    860

    别作良图

    成语拼音:
    bié zuò liáng tú
    成语解释:
    另作好的打算。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 三的成语

热门推荐